2025年10月27日
上周舉行四中全會和起草新一個五年經濟規劃前夕,中國公布了一系列經濟數據,有一些表現令人鼓舞。
第三季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由第二季的5.2%(同比)放緩至4.8%,數字依然穩健。這意味今年有望實現「約5%」的實際增長目標。製造業活動強勁支撐了增長,某程度上受惠於出口穩健。雖然對美出口貨運大減,但目前美國佔中國直接出口只有約10%;據最新數據顯示,提升競爭力和促進貿易聯繫多元化的計劃漸見成效。中國仍然面對結構性的挑戰,例如內需疲弱。然而,政策支援持續,包括推出新的融資計劃以更快速支持消費相關行業的科技、創新和基建項目。
另一方面,市場對2026年的盈利增長預期於夏季回穩,目前趨向正面,且呈上行趨勢。我們認為股本回報率呈結構性改善、政策支援及科技業持續增強(科技業將繼續擔當主要利潤引擎)等因素,可望緩衝宏觀衝擊造成的市場影響,並提振信心。投資者關注的主題包括人工智能應用和科技本地化、生物科技進展,及採礦業關鍵領域。
中國股市繼今年急升後於10月出現一些波動,12個月遠期市盈率估值由近期高位回落,接近五年期平均值。目前盈利前景改善,最新宏觀數據亦向好。
上市房地產與環球股市相比今年表現參差——在第一季,政策不確定性有利防守型資產,帶動上市房地產表現領先;但第二和第三季承險情緒回升,令其表現相對落後。
上述走勢正值行業備受挑戰之後,此前疫情構成衝擊,其後利率高企。不過,一些房地產專家認為有一些關鍵因素可構成支持:
#1. 美國聯邦儲備局上月重啟減息,意味隨着借款利率下降,融資成本增加對房地產盈利所構成的壓力將開始緩和。
#2. 行業傳統上於投資組合的防守角色應可吸引投資者。環球房地產股的平均股息收益率高於廣泛股票和成熟市場政府債券。淨入息持續增長,應可進一步推動股息增長。
#3. 目前,部分上市市場板塊的交易價較直接市場有折讓,其中包括一些住宅和工業市場板塊、英國多元化股票、歐洲優質辦公室股票,及專注於加拿大的股票。
投資價值及其任何收益可升可跌,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最初投資的金額。過去表現不能預測未來回報。息率水平不獲保證,日後可升或可跌。僅供參考,不應視為投資特定國家、產品、策略、行業或證券的建議。多元化並不能確保盈利或防止虧損。所表達的任何觀點均截至編製為止,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所提供的任何預測、預計或目標僅供參考,概非任何形式保證。資料來源:滙豐投資管理、彭博及Macrobond。數據截至2025年10月24日(英國時間上午7時30分)。
投資級別信貸息差(即平均企業債券息率與相同年期政府債券息率之間的差異)接近多年低位。但整體息差掩蓋了現行周期的一些細微重點。
首先,美國和其他成熟經濟體的政府債券息率一直高企,反映赤字擴大和政府債務增加所導致的財政風險溢價上升。對比之下,高級別企業則持續去槓桿、延長債務年期及建立現金緩衝。因此,整體信貸息差可能因為政府債券年期溢價過高而顯得較低。
另一種計量企業債務風險的方法,是將投資級別息差與相同年期的掉期利率作出比較。掉期是銀行按投資者需求建立的工具,有別於一般債券息率,掉期利率不會因債券供應增加而變動。投資級別息率與掉期利率之間的差異一直高於整體信貸息差,在本周期中尚未達到最狹窄的水平。因此,雖然信貸息差可能偏低,但估值未必如整體息差所反映般高昂。
美國企業盈利上半年表現強勁,第三季上修增加,按年利潤增長接近9%。20%企業已公布業績,其中健康護理和必需消費品盈利超出預期的數字較多,更勝科技和可選消費品。
對比之下,歐洲上半年盈利令人失望,導致投資者熱潮減退。美國關稅、歐元轉強(削弱出口商的利潤,因超過50%銷售來自歐元區以外),及來自中國的競爭均打擊了盈利。這些因素損害了汽車和奢侈品等關鍵行業,使2025年的預期盈利增長略低於零,低於分析師1月所預測的7%。
但在是次調整後,或有空間可支持表現勝預期。7月達成的美歐貿易協議為企業帶來更大確定性,利率環境亦向好,尤其是銀行。今年股市上揚,但一些地區的估值仍然相對較低。GRANOLAs指數包括當中眾多股票,其中一些屬健康護理和奢侈品行業。
今年金價升幅驚人。年初至今已上升約55%,預期將成為2025年表現最佳的資產類別之一。此輪升勢源於全球央行進一步加快持有黃金,目前全球約四分之一的儲備以黃金形式持有。這主要與地緣政治有關,各國增加黃金儲備,尋求在與美國政府關係緊張時,降低在動用儲備時出現問題的風險。
從周期看亦有一些支撐因素。聯儲局減息降低了持有無收益資產的機會成本。一些投資者亦可能擔心美國大舉增加資本開支,加上推行關稅措施,或會造成通脹再現的風險。雖然黃金與風險資產同步上漲,但有些投資者增持黃金是否為了對沖潛在的市場拋售風險?總括而言,在轉型至多極世界期間,通脹更為劇烈及波動,加上債務憂慮,結構性的利好形勢仍然存在。但近期價格上漲迅速,在戰略上可能需要較為審慎。上周的價格波動反映市場可能正逐步受到不安氣氛影響。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回報指標。息率水平不獲保證,日後可升或可跌。僅供參考,不應視為投資特定國家、產品、策略、行業或證券的建議。多元化並不能確保盈利或防止虧損。所表達的任何觀點均截至編製為止,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指數回報假設所有分派再投資,不反映費用或開支。您不能直接投資於指數。所提供的任何預測、預計或目標僅供參考,概非任何形式保證。。資料來源:滙豐投資管理。Macrobond及彭博。數據截至2025年10月24日(英國時間上午7時30分)。
資料來源:滙豐投資管理。數據截至2025年10月24日(英國時間上午7時30分)。僅供參考,不應視為投資特定國家、產品、策略、行業或證券的建議。所表達的任何觀點均截至編製為止,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所提供的任何預測、預計或目標僅供參考,概非任何形式保證。滙豐投資管理對未能達到該預測、預計或目標,概不承擔任何責任。*美國政府持續停擺可能推遲官方數據公布
風險市場普遍向好,受聯儲局本周進一步放寬政策的預期提振。美元指數轉強,美國國庫券在美國消費物價指數(在美國政府停擺期間少有的數據公布)公布前夕窄幅波動。英國政府債券表現領先,通脹回落的跡像日增。美國和歐元區信貸息差保持穩定。股市方面,美股上揚,投資者消化第三季盈利普遍樂觀;道瓊斯歐洲50指數亦上揚。日本日經225指數上升,受日圓轉弱支持,市場亦憧憬新首相高市早苗將推行財政寬鬆。其他亞洲市場在APEC會議召開前夕表現良好:南韓Kospi指數急升至歷史新高,印度Sensex指數亦延續近期升勢。恒生指數收復過去的部分跌幅。商品方面,地緣政治憂慮提振油價,金價回落。
本文件或影片由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1號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HBAP」)編製。HBAP 在香港註冊成立,為滙豐集團成員。本文件或影片由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HBAP、滙豐銀行(新加坡)有限公司、滙豐(台灣)商業銀行有限公司及滙豐金融科技服務(上海)有限責任公司(合稱「分發方」)分發及╱或提供。本文件或影片僅供一般傳閱及參考用途。
無論基於任何原因,本文件或影片所載之部分或全部內容均不得複製或進一步分發予任何人士或實體。如於某司法管轄區內分發本文件屬違法,則不得於該司法管轄區內分發本文件或影片。所有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使用本文件或影片,均屬使用者的責任,並有機會引致法律訴訟。本文件或影片只提供一般性資料,文件內所載的觀點,並不構成投資研究或出售或購入投資產品的意見或建議。本文件或影片內所載的部分陳述可能會被視為前瞻性陳述,提供目前預測或未來事件預估。相關的前瞻性陳述不保證未來表現或事件,並涉及風險及不確定性。基於多項因素,實際結果可能與相關前瞻性陳述大不相同。HBAP 及分發方對更新其中的前瞻性陳述,或對提供實際結果與前瞻性陳述的預測不同的原因,概不承擔任何責任。本文件或影片並無契約效力,在任何情況下,於任何司法管轄範圍內均不應被視為促銷或建議購入或出售任何金融工具,而此等建議並不合法。當中所載內容反映滙豐環球投資委員會於編製時的觀點及意見,可能隨時變更。這些觀點未必代表滙豐投資管理目前的投資組合構成。滙豐投資管理所管理的個別投資組合主要反映個別客戶的目標、風險取向、投資期限及市場流動性。
投資價值及所得收益可升亦可跌,投資者有機會未能取回投資本金。本文件或影片所載之過去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所載之任何預測、估計及模擬均不應被視為將來表現的指標。任何涉及海外市場的投資,均有機會受到滙率兌換影響而令投資價值上升或下跌。與成熟市場相比,新興市場投資本質上涉及較高風險,而且較為波動。新興市場的經濟一般倚賴國際貿易,因此一直以來並可能繼續會受貿易壁壘、外滙管制、相對幣值控制調整及其他與其進行貿易的國家╱地區實施或協商的保護主義措施的不利影響。而此等經濟體系亦會或繼續受到其他與其進行貿易的國家╱地區的經濟狀況的負面影響。投資涉及市場風險,請細閱所有與投資相關的文件。
本文件或影片就近期經濟環境提供基本概要,僅供參考。文章或影片代表 HBAP 的觀點,並以 HBAP 的環球觀點為依據,未必與分發方的當地觀點一致。其內容並非按照旨在促進投資研究獨立性的法律規定編製,並且分發前不受任何禁止交易規定的約束。其內容不擬提供且投資者不應加以依賴以作會計、法律或稅務意見。作出任何投資決策之前,應諮詢獨立的財務顧問。如選擇不諮詢財務顧問,則須審慎考慮投資產品是否適合。建議您在必要時尋求適當的專業意見。
有關第三方資料乃取自我們相信可靠的資料來源,我們對於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或完整性並無作出獨立查證。 因此您必須在作出投資決策前從多個資料來源求證。
此條款僅適用於滙豐(台灣)商業銀行有限公司向其客戶分發時的情況:滙豐(台灣)辦理信託業務,應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及忠實義務。滙豐(台灣)不擔保信託業務之管理或運用績效,委託人或受益人應自負盈虧。
關於 ESG 與可持續投資的重要資訊
我們現在為許多嚴重排放溫室氣體的產業提供資金。 我們制定了一項策略來幫助客戶與我們一同減少排放。 欲了解更多詳情,請瀏覽www.hsbc.com/sustainability。
從廣義上,「ESG 與可持續投資」產品包括在不同程度上考慮環境、社會、管治與╱或其他可持續發展因素的投資策略或工具。我們包括在此類別的個別投資可能正在改變,以實現可持續發展成果。並不保證 ESG 與可持續投資所產生的回報與不考慮這些因素的投資回報相近。ESG 與可持續投資產品或會偏離傳統市場基準。此外,ESG 與可持續投資或可持續投資帶來的影響並沒有標準定義或量度準則。ESG 與可持續投資及可持續發展影響的量度準則是(a)高度主觀,而且(b)在不同板塊之間與同一板塊之內可能存在重大差異。
滙豐可能依賴由第三方供應商或發行機構設計與╱或報告的量度準則。滙豐不會經常就量度準則自行作出具體的盡職審查。並不保證:(a) ESG╱可持續發展影響或量度準則的性質將與任何個別投資者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保持一致;(b) ESG╱可持續發展影響將達到指定水平或目標水平。「ESG 與可持續投資」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領域,新的監管規例可能生效,這或會影響投資的分類或標籤方式。今天被視為符合可持續發展準則的投資未必符合未來的準則。
*本文件或影片為 HBAP 根據英文報告翻譯的譯文。HBAP 、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滙豐(台灣)商業銀行有限公司、滙豐銀行(新加坡)有限公司及滙豐金融科技服務(上海)有限責任公司已採取合理措施以確保譯文的準確性。如中英文版本的內容有差異,須以英文版本內容為準。
本文件或影片的內容未經任何香港或任何其他司法管轄區的監管機構審閱。建議您就相關投資及本文件或影片內容審慎行事。如您對本文件或影片的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向獨立人士尋求專業意見。
© 版權所有 2025。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保留一切權利。 未經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事先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方式(無論是電子、機械、影印、攝錄或其他方式)複製或傳送本文件或影片的任何部分或將其任何部分儲存於檢索系統內。